生意社11月18日讯 表1所示为近年中国PVC、PP和PE树脂生产量的变动。由表1所示,2000年至2006年7年间国产PVC、PP、PE树脂生产量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3.33 %、14.62 %和12.48 %,其中,PVC分别高出PP和PE 8.71和 11.21个百分点,也高于国产树脂生产总量平均增长率(16.89 %)6.44个百分点。近年PVC树脂生产量强劲增长由此可见一斑。
由表1,从2000年至2007年8年间PVC、PP和PE 3种树脂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2.32 %、15.40 %和12.95 %。平均增长率PVC高出PP 6.92个百分点,高出PE 9.37个百分点。PVC生产量的高速增长,使PVC生产量在通用塑料中的位次发生变化:1997年,生产量第1位的树脂品种是PE,其次是PP,PVC居第3位;2002年,PVC居PP之后,超过PE为第2位;至2004年,PVC树脂的生产量登上第1位,生产量为5 032 kt/a,高出PP 283 kt/a、PE 619 kt/a。这一差距在2005、2006和2007年进一步扩大。2005年,PVC的生产量高出PP 1 263 kt/a、PE 1 201 kt/a;2006年,高出PP 2 398 kt/a、PE 2 246 kt/a;2007年高出PP 2 670 kt、PE 2 872 kt。PVC树脂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树脂品种。2005年至2007年PVC在国产树脂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30.20 %、32.58 %和31.62 %,接近总量的三分之一。
由表1,2007年,PVC生产量增速有所下降,低于PE,特别是PP,估计PVC与PP、PE生产量差距扩大的趋势有可能放缓。这可能与国家出台的控制PVC扩能政策有关。2007年10月28日,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《节约能源法》修订草案,自2008年4月1日起实施;国家标准委也针对烧碱等9大高能耗领域出台9项能耗限额国标,这将直接影响PVC行业的发展。
表1 近年中国通用树脂生产结构变动 kt,%
年份 |
1997 |
2000 |
2001 |
2002 |
2003 |
2004 |
2005 |
2006 |
2007 |
2008 |
PP |
产量 |
1883 |
2658 |
3225 |
3751 |
4268 |
4749 |
5229 |
6131 |
7127 |
7332 |
增减 |
48.97 |
14.67 |
21.33 |
16.31 |
13.78 |
11.27 |
12.34 |
17.25 |
16.25 |
2.88 |
占总量比 |
30.82 |
24.61 |
26.79 |
26.90 |
26.78 |
26.52 |
24.41 |
23.10 |
23.19 |
|
PE |
产量 |
1921 |
3020 |
3083 |
3260 |
4132 |
4518 |
5291 |
6123 |
6925 |
6895 |
增减 |
16.99 |
11.27 |
2.09 |
5.74 |
26.75 |
9.34 |
17.11 |
15.72 |
15.55 |
-0.43 |
占总量比 |
31.44 |
27.96 |
25.61 |
23.38 |
25.93 |
24.64 |
24.70 |
23.70 |
22.53 |
|
PVC |
产量 |
1536 |
2397 |
2877 |
3389 |
4243 |
5088 |
6682 |
8238 |
9717 |
8820 |
增减 |
6.82 |
25.69 |
20.03 |
17.80 |
26.62 |
19.92 |
31.33 |
23.29 |
15.32 |
-9.23 |
占总量比 |
25.14 |
22.19 |
23.90 |
24.30 |
25.14 |
28.41 |
31.20 |
32.58 |
31.61 |
|
总量 |
总产量 |
6110 |
10800 |
12040 |
13944 |
15938 |
17910 |
21419 |
25287 |
30736 |
|
增减 |
23.26 |
28.31 |
11.48 |
15.81 |
14.29 |
12.38 |
18.33 |
17.60 |
21.55 |
|
|